鹰谭市福强医院有限公司
新闻详情

月经不调

发表时间:2022-02-01 20:09
概述


月径失调也称月经不调,是由内分泌失调或者器质性病变(指身体器官或组织受到损害)引起的疾病,临床表现为女性经期不规律或出血量异常,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,月经周期缩短、延长甚至闭经,经期延长或缩短,经量过多或过少。


  • 自月经初潮起,女性就应学习、了解一些卫生常识,对月经来潮这一生理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,消除恐惧及紧张心理。

  • 月经来潮的持续时间一般为3~7天,出血量在100ml之内,以第2~3天为最多。月经血一般呈暗红色,不凝固,除血液外,还含有子宫内膜碎片,宫颈黏液及阴道上皮细胞。

  • 女性患者一旦发生月经不调,便会带来相应的痛苦,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,而此病的病因素与一些器质性病变存在着必然联系,同时,与患者的情绪变化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也有一定的联系。

  • 围绝经期的标志是月经不规律,是绝经前过渡期,可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月经失调。究其原因是卵巢功能衰退所致。其血清性激素以hFSH水平升高和抑制素水平降低,LH水平正常,雌二醇水平轻度增加为主要表现。

就诊科室
妇科
疾病别称
月经不调
是否常见
伴随症状
腹痛、乏力
好发疾病
多囊卵巢综合征、盆腔炎、流产、宫外孕、葡萄胎
治疗周期
若为器质性病变引起,则先治疗原发病,如果为肿瘤性疾病引起,可能治疗周期长。大部分患者为内分泌失调引起,通过服用药物,调整生活方式和情绪,在3-6月都能恢复正常水平。
常用药物
奥硝唑、避孕药
常用检查
女性激素六项、血常规、凝血功能
是否严重
如果是妇科恶性肿瘤,严重的可能会影响患者寿命。
重要提醒
对于月经失调的人来说,需预防炎症,避免月经期性生活,注意卫生,预防感染。保证外生殖器的卫生清洁,勤洗勤换内裤。月经不调经期应注意保暖,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,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。经期要注意饮食调理忌食刺激性食物。
病因

月经失调可由多种疾病因素导致,以及各种因素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从而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,最终卵巢功能出现异常,进而影响月经。

疾病因素

器质性病变

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子宫内膜癌:异常阴道流血及阴道排液是主要症状,严重时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。晚期可出现贫血、消瘦及恶病质等症状。

盆腔炎

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,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、输卵管炎、输卵管卵巢炎、盆腔腹膜炎,其中以输卵管炎、输卵管卵巢炎最常见。

流产

流产是指妊娠不足28周、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,多数流产患者有明显的停经史。

宫外孕

最常见的症状为孕早期大约6~8周出现阴道流血。

葡萄胎

葡萄胎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会出现异常妊娠症状,如腹部疼痛及阴道不规则流血等症状。

卵巢肿瘤

2/3来源于生殖细胞,最多见的是成熟的畸胎瘤。

子宫肌瘤

多见于大的肌壁间肌瘤及黏膜下肌瘤,肌瘤使宫腔增大,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并影响子宫收缩,此外肌瘤可能使肿瘤附近的静脉受挤压,导致子宫内膜静脉丛充血与扩张,从而引起经量增多、经期延长。

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

激素水平紊乱是内分泌失调重要因素,所以内分泌失调就引起月经提前或者推迟,出现月经失调症状。如甲状腺、高泌乳素血症、PCOS、黄体功能不足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。

相关疾病
多囊卵巢综合征、盆腔炎、流产、宫外孕、葡萄胎
非疾病因素

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,会导致卵巢功能出现异常,进而影响月经。具体如下:

情绪异常

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剌激子宫内膜后形成的,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脑下垂体和垂体释放激素的控制,心理因素会使大脑机能紊乱,造成下丘脑-垂体-卵巢性腺轴异常,造成月经失调。

寒冷刺激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

起居无度,妇女在月经期及经前游泳、喝冷饮都会出现月经不调,是因为经期受寒冷刺激,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,月经量减少、月经提前结束,严重者甚至会导致闭轻。

节食

少女的脂肪至少占体重的17%,方可发生月经初潮,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的22%,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。过度节食,导致机体能量摄入不足,造成体内蛋白质、营养素、脂肪的消耗,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,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,影响月经来潮,导致身体难以支撑,直接引起经量过少甚至闭经。

嗜好烟酒

嗜烟酒的女性患月经不调的概率远大于一般女性,嗜好酒烟的女性有25%~32%的人因月经不调而到医院诊治。烟雾中的某些成分和酒精可以干扰与月经有关的生理过程,引起月经不调。

电磁波

电磁波长期作用于人体会影响女性的内分泌和生殖机能,从而导致内分泌紊乱,引起月经不调。

滥用药物

滥用或经常大量地使用抗生素,长期服用避孕药,可引起女性内分泌失调,导致月经不调、不排卵,甚至闭经。

症状

月经失调可表现为经量改变、周期、经期、频率的改变等,也可伴发其他症状如腰酸、腹痛等。

典型症状

经期紊乱

包括经期的延长或缩短,月经频发或稀发以及闭经。经期提前7天以上或者周期超过35天。

经量的异常

月经量过多或过少。经量明显增多>80ml或者<20ml。

伴随症状

可能伴随出现腰膝酸软无力,小腹部不同程度的疼痛,头晕、乏力、心慌、气急、出汗等临床症状。

并发症

失血性贫血

经量过多引起贫血者,病人常表现为贫血貌。

不孕

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、多囊卵巢综合征、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卵巢早衰、高泌乳素血症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疾病引起的月经失调,可能会导致不孕。

失血性休克

失血量过多,甚至发生休克,危及生命。

就医
月经的规律性发生改变,伴随其他一些症状及贫血表现时建议及时就医,以免延误病情,错过最佳治疗时期。
就医指征
  • 经期紊乱及出血量异常。

  • 伴有腰膝酸软无力,小腹部不同程度的疼痛。

  • 有大量失血迹象,如头晕、乏力、心慌、气急、出汗等。

就诊科室
1.出现月经失调应该优先考虑去妇科就诊。
2.若是流产、宫外孕等妊娠相关原因引起可以去产科就诊。
3.如果原先有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糖尿病等也可以考虑去内分泌科就诊。
医生询问病情
  • 月经初潮年龄?

  • 平素月经规律是否规律?经期长?周期多长?经量多少?是否痛经?

  • 近期有无无保护措施的性生活?

  • 出现月经失调多长时间了?

  • 是否有什么其他症状?(如发热、咳嗽、胸痛、呛咳、脓痰、浑身乏力、体重下降等)

  • 是否有内分泌疾病?(如糖尿病、甲亢等)

  • 近期工作压力是否大?精神是否紧张?起居是否规律?

  • 是否节食?过度大量运动?嗜烟酒?

  • 是否在月经期游泳?经常喝冷饮?

需要做的检查

妇科检查

检查外阴、阴道、子宫颈和子宫、输卵管、卵巢及宫旁组织和骨盆腔内壁的情况。

女性激素六项

性激素六项检查是内分泌失调患者常用的检查方法,通过性激素六项的检查可以确定是否患有内分泌方面的疾病。

血常规

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检测,有助于推断出血程度。白细胞检查看是否有感染升高指标。

凝血功能

出血时间、凝血时间、凝血酶原时间、血小板计数等,有助于出血性疾病(血友病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)的诊断。

妇科超声

有助于检查子宫形态、大小、子宫内膜厚度、卵巢大小、形态、卵泡数目等情况。

腹腔镜检查

直视下看卵巢形态、子宫大小,对多囊卵巢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有帮助。

宫腔镜检查

因直观、准确看到宫腔情况,成为妇科出血性疾病和宫内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,必要时还可以取材活检。

诊断标准
  • 通过临床表现,即患者经量过少或过多、经期延长、或者是月经先后无定期初步诊断为月经失调。

  • 结合病史、妇科查体可初步判断出血部位,如来自宫腔、阴道等。

  • 综合病史、实验室检查以及特殊检查结果,进一步明确月经失调的病因诊断。

鉴别诊断

月经失调无需鉴别诊断,但需要鉴别其是宫外孕还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。宫外孕典型三联征为停经、阴道流血、腹痛。其中就有阴道流血,通常量会比平时少,但又持续很长时间不干净,且颜色发暗,本该停经了却来了月经,这时就要警惕宫外孕的发生。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临床表现主要有痛经、月经异常、不孕、房事疼痛等,可以做彩超进行鉴别。

治疗
临床可通过止血、调理月经、促排卵、针对病因等治疗,以及改变生活及饮食习惯,心理减压等方法来治疗。
家庭处理

不生闷气,学习、生活、工作不过度紧张,保持轻松愉悦的状态,起居有度,不在月经期游泳、不喝冷饮,不节食,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,戒烟烟酒。饮食应以清淡且富有营养易消化。

到院治疗

针对具体的病因进行治疗

  • 如子宫肌瘤应手术治疗等,若由妇科炎症引起,如盆腔炎、子宫膜炎等,可使用抗生素,常用的药物包括头孢、奥硝唑等。

  • 内分泌紊乱:可采用雌激素、孕激素单一或联合的周期治疗,在使用激素时,一定要注意用量,用法要恰当,在诱发排卵过程中,用量不能过大。用于功能止血时,选择用量应适合病情的需要。

  • 补充雌激素疗法,可刺激子宫内膜生长,有利于子宫内膜脱落和出血,提高新陈代谢水平和卵巢功能,促进卵巢排卵等作用,进而达到恢复月经的目的。

并发症治疗

  • 月经不调致失血性贫血:除一般止血措施外,可酌情选用激素或刮宫止血。

  • 不孕: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同的促排卵药物。

饮食


进行规律的饮食,不可节食或暴饮暴食,经期前不可贪凉贪辣,多食补铁食物及果蔬,不喝酒,可以吃一些开胃的食物。


饮食调理
  • 建议多吃一些含铁的食品,可避免经期贫血症状,増加绿叶蔬菜、水果、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生血机能,用以辅助治疗缺铁性贫血。

  • 多饮水,以保持大便通畅,减少骨盆充血。禁忌饮酒。

  • 进食开胃、易消化的食物,如枣、面条、薏米粥等。

  • 月经后期多吃豆类、鱼类食物、肉等补充含蛋白及矿物质吸收,増强体质。

护理

月经失调的患者需要注意保暖、注意休息、保持良好情绪,尤其是在月经期时候,平素还要注意适量运动。

日常护理
  • 月经期间避免受凉,注意保暖,防寒避湿,防止外界寒气进入到身体中,加剧痛经症状。

  • 除此之外,轻期期间要多注意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。

  • 严禁剧烈运动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
  • 保持良好的情绪。

心理护理

经期保持乐观的心态、愉快的心情,情绪稳定,避免强烈的精神剌激、情绪激动和紧张。无论在生活、工作、学习上出现任何难题,要学会自我放松,自我调理,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,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。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,注意休息、减少疲劳,避免劳累。

预防

可调整生活及饮食方式,保持良好心态,有基础疾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及复查,可预防月经失调。

预防措施
  • 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,主要保暖,减轻心理压力。

  • 有内分泌、血液病等原发病史的患者,做好疾病控制,预防发生月经失调。

  • 少用或不用药物避孕。


分享到:
首页      |     产品展示      |      特色治疗      |      健康聚焦     |       健康科普     |       关于我们
联系电话:13317015036
联系地址:江西省鹰潭市信江新区滨江东路8号恒大绿洲24栋113号福强医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