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经不调发表时间:2022-02-01 20:09 概述 月径失调也称月经不调,是由内分泌失调或者器质性病变(指身体器官或组织受到损害)引起的疾病,临床表现为女性经期不规律或出血量异常,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,月经周期缩短、延长甚至闭经,经期延长或缩短,经量过多或过少。
病因 月经失调可由多种疾病因素导致,以及各种因素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从而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,最终卵巢功能出现异常,进而影响月经。 疾病因素 器质性病变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子宫内膜癌:异常阴道流血及阴道排液是主要症状,严重时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。晚期可出现贫血、消瘦及恶病质等症状。 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,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、输卵管炎、输卵管卵巢炎、盆腔腹膜炎,其中以输卵管炎、输卵管卵巢炎最常见。 流产流产是指妊娠不足28周、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,多数流产患者有明显的停经史。 宫外孕最常见的症状为孕早期大约6~8周出现阴道流血。 葡萄胎葡萄胎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会出现异常妊娠症状,如腹部疼痛及阴道不规则流血等症状。 卵巢肿瘤2/3来源于生殖细胞,最多见的是成熟的畸胎瘤。 子宫肌瘤多见于大的肌壁间肌瘤及黏膜下肌瘤,肌瘤使宫腔增大,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并影响子宫收缩,此外肌瘤可能使肿瘤附近的静脉受挤压,导致子宫内膜静脉丛充血与扩张,从而引起经量增多、经期延长。 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激素水平紊乱是内分泌失调重要因素,所以内分泌失调就引起月经提前或者推迟,出现月经失调症状。如甲状腺、高泌乳素血症、PCOS、黄体功能不足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。 相关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、盆腔炎、流产、宫外孕、葡萄胎 非疾病因素 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,会导致卵巢功能出现异常,进而影响月经。具体如下: 情绪异常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剌激子宫内膜后形成的,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脑下垂体和垂体释放激素的控制,心理因素会使大脑机能紊乱,造成下丘脑-垂体-卵巢性腺轴异常,造成月经失调。 寒冷刺激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起居无度,妇女在月经期及经前游泳、喝冷饮都会出现月经不调,是因为经期受寒冷刺激,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,月经量减少、月经提前结束,严重者甚至会导致闭轻。 节食少女的脂肪至少占体重的17%,方可发生月经初潮,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的22%,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。过度节食,导致机体能量摄入不足,造成体内蛋白质、营养素、脂肪的消耗,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,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,影响月经来潮,导致身体难以支撑,直接引起经量过少甚至闭经。 嗜好烟酒嗜烟酒的女性患月经不调的概率远大于一般女性,嗜好酒烟的女性有25%~32%的人因月经不调而到医院诊治。烟雾中的某些成分和酒精可以干扰与月经有关的生理过程,引起月经不调。 电磁波电磁波长期作用于人体会影响女性的内分泌和生殖机能,从而导致内分泌紊乱,引起月经不调。 滥用药物滥用或经常大量地使用抗生素,长期服用避孕药,可引起女性内分泌失调,导致月经不调、不排卵,甚至闭经。 症状 月经失调可表现为经量改变、周期、经期、频率的改变等,也可伴发其他症状如腰酸、腹痛等。 典型症状 经期紊乱包括经期的延长或缩短,月经频发或稀发以及闭经。经期提前7天以上或者周期超过35天。 经量的异常月经量过多或过少。经量明显增多>80ml或者<20ml。 伴随症状 可能伴随出现腰膝酸软无力,小腹部不同程度的疼痛,头晕、乏力、心慌、气急、出汗等临床症状。 并发症 失血性贫血经量过多引起贫血者,病人常表现为贫血貌。 不孕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、多囊卵巢综合征、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卵巢早衰、高泌乳素血症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疾病引起的月经失调,可能会导致不孕。 失血性休克失血量过多,甚至发生休克,危及生命。 就医 月经的规律性发生改变,伴随其他一些症状及贫血表现时建议及时就医,以免延误病情,错过最佳治疗时期。 就医指征
就诊科室 1.出现月经失调应该优先考虑去妇科就诊。 2.若是流产、宫外孕等妊娠相关原因引起可以去产科就诊。 3.如果原先有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糖尿病等也可以考虑去内分泌科就诊。 医生询问病情
需要做的检查 妇科检查检查外阴、阴道、子宫颈和子宫、输卵管、卵巢及宫旁组织和骨盆腔内壁的情况。 女性激素六项性激素六项检查是内分泌失调患者常用的检查方法,通过性激素六项的检查可以确定是否患有内分泌方面的疾病。 血常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检测,有助于推断出血程度。白细胞检查看是否有感染升高指标。 凝血功能出血时间、凝血时间、凝血酶原时间、血小板计数等,有助于出血性疾病(血友病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)的诊断。 妇科超声有助于检查子宫形态、大小、子宫内膜厚度、卵巢大小、形态、卵泡数目等情况。 腹腔镜检查直视下看卵巢形态、子宫大小,对多囊卵巢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有帮助。 宫腔镜检查因直观、准确看到宫腔情况,成为妇科出血性疾病和宫内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,必要时还可以取材活检。 诊断标准
鉴别诊断 月经失调无需鉴别诊断,但需要鉴别其是宫外孕还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。宫外孕典型三联征为停经、阴道流血、腹痛。其中就有阴道流血,通常量会比平时少,但又持续很长时间不干净,且颜色发暗,本该停经了却来了月经,这时就要警惕宫外孕的发生。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临床表现主要有痛经、月经异常、不孕、房事疼痛等,可以做彩超进行鉴别。 治疗 临床可通过止血、调理月经、促排卵、针对病因等治疗,以及改变生活及饮食习惯,心理减压等方法来治疗。 家庭处理 不生闷气,学习、生活、工作不过度紧张,保持轻松愉悦的状态,起居有度,不在月经期游泳、不喝冷饮,不节食,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,戒烟烟酒。饮食应以清淡且富有营养易消化。 到院治疗 针对具体的病因进行治疗
并发症治疗
饮食 进行规律的饮食,不可节食或暴饮暴食,经期前不可贪凉贪辣,多食补铁食物及果蔬,不喝酒,可以吃一些开胃的食物。 饮食调理
护理 月经失调的患者需要注意保暖、注意休息、保持良好情绪,尤其是在月经期时候,平素还要注意适量运动。 日常护理
心理护理 经期保持乐观的心态、愉快的心情,情绪稳定,避免强烈的精神剌激、情绪激动和紧张。无论在生活、工作、学习上出现任何难题,要学会自我放松,自我调理,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,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。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,注意休息、减少疲劳,避免劳累。 预防 可调整生活及饮食方式,保持良好心态,有基础疾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及复查,可预防月经失调。 预防措施
|